Warning: file_exists(): File name is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ed path length on this platform (260): C:\wwwroot\xinyizhishu.top/wp-content/themes/pitch/single-post-%e4%b8%93%e4%b8%9a%e6%8a%80%e6%9c%af%e4%ba%ba%e5%91%98%e7%bb%a7%e7%bb%ad%e6%95%99%e8%82%b2%e5%9c%a8%e7%ba%bf%e5%ad%a6%e4%b9%a0%e4%b8%8e%e8%80%83%e8%af%95%e9%a2%98%e5%ba%93%ef%bc%88%e5%9b%9b%ef%bc%89.php in C:\wwwroot\xinyizhishu.top\wp-includes\template.php on line 518

Warning: file_exists(): File name is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ed path length on this platform (260): C:\wwwroot\xinyizhishu.top/wp-content/themes/pitch/single-post-%e4%b8%93%e4%b8%9a%e6%8a%80%e6%9c%af%e4%ba%ba%e5%91%98%e7%bb%a7%e7%bb%ad%e6%95%99%e8%82%b2%e5%9c%a8%e7%ba%bf%e5%ad%a6%e4%b9%a0%e4%b8%8e%e8%80%83%e8%af%95%e9%a2%98%e5%ba%93%ef%bc%88%e5%9b%9b%ef%bc%89.php in C:\wwwroot\xinyizhishu.top\wp-includes\template.php on line 521

Warning: file_exists(): File name is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ed path length on this platform (260): C:\wwwroot\xinyizhishu.top/wp-includes/theme-compat/single-post-%e4%b8%93%e4%b8%9a%e6%8a%80%e6%9c%af%e4%ba%ba%e5%91%98%e7%bb%a7%e7%bb%ad%e6%95%99%e8%82%b2%e5%9c%a8%e7%ba%bf%e5%ad%a6%e4%b9%a0%e4%b8%8e%e8%80%83%e8%af%95%e9%a2%98%e5%ba%93%ef%bc%88%e5%9b%9b%ef%bc%89.php in C:\wwwroot\xinyizhishu.top\wp-includes\template.php on line 524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学习与考试题库(四) | 信义之树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学习与考试题库(四)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 12:28:09 继续教育 5,117 次 0

一、单选题
1.()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1.0分)
A.2014年8月
B.2015年6月
C.2015年10月
D.2018年6月

2.()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1.0分)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中国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1.0分)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内分泌干扰物
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D.常规污染物

4.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1.0分)
A.社会文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物质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5.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0分)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6.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1.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7.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1.0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九大

8.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1.0分)
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9.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1.0分)
A.100
B.200
C.300
D.500

10.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1.0分)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11.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1.0分)
A.2
B.3
C.4
D.5

12.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1.0分)
A.成效显著
B.成就显著
C.成效卓著
D.成就卓著

13.()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1.0分)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14.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1.0分)
A.节约能源资源
B.开展新能源革命
C.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
D.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

15.()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1.0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16.()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1.0分)
A.十七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九大
D.十三届人大

17.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1.0分)
A.白色农业
B.蓝色农业
C.绿色农业
D.棕色农业

18.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1.0分)
A.40,6
B.46,8
C.48,6
D.50,10

19.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0分)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七大
D.十六大

20.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1.0分)



A.《“十二五”规划纲要》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D.十八届五中全会

21.()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1.0分)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22.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0分)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23.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1.0分)
A.四川成都
B.重庆璧山
C.新疆喀什
D.内蒙古呼和浩特

24.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1.0分)
A.有害气体
B.稀有气体
C.温室气体
D.空气污染物

25.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1.0分)
A.发展
B.全球
C.公众参与
D.环境道德

26.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1.0分)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27.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0分)
A.开放
B.绿色
C.美丽
D.共享

28.()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1.0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29.()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1.0分)
A.室内空气污染
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C.混合型污染
D.特殊型污染

30.2012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1.0分)



A.“雪龙”号
B.“永盛”轮
C.“天恩”号
D.“白濑”号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有()。(2.0分))
A.煤炭
B.海洋能
C.风能
D.地热能

2.关于风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有()。(2.0分))
A.蕴藏量大
B.分布广泛
C.永不枯竭
D.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

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包括()。(2.0分))
A.保障公众合法生存权利和环境权利的需要
B.体现了一个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发育的程度
C.弥补政府管理缺陷的需要
D.能够扩大影响,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4.从人类环境权的主体来看,环境权包括()。(2.0分))
A.公民环境权
B.法人环境权
C.国家环境权
D.人类环境权

5.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处在()的状态。(2.0分))
A.资源损害型
B.环境耗费型
C.资源耗费型
D.环境损害型

6.物联网可以运用于()等领域。(2.0分))
A.政府管理
B.公共安全
C.安全生产
D.环境保护

7.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包括()。(2.0分))
A.冰川消融
B.永久冻土层融化
C.海平面上升
D.咸潮入侵

8.我国对防控环境风险提出了意见的文件包括()。(2.0分))
A.《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B.《“十三五”规划纲要》
C.《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D.《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9.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2.0分))
A.资源利用、环境治理
B.环境质量、生态保护
C.增长质量、绿色生活
D.公众满意程度

10.循环经济“3R”原则包括()。(2.0分))



A.减量化
B.再循环
C.再利用
D.再思考

11.生态保护红线包括()。(2.0分))
A.生态功能保障基线
B.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C.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D.自然资源利用下线

12.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2.0分))
A.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B.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C.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D.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13.关于我国水污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0分))
A.水体缺氧状况十分严重
B.内陆湖泊全部富营养化
C.湖泊面积正在萎缩
D.对工农业、市政工业、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

14.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实施()。(2.0分))
A.河长制
B.湖长制
C.湾长制
D.林长制

15.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其要素包括()。(2.0分))
A.产业结构本身
B.技术结构
C.产业布局
D.产业组织

16.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包括()。(2.0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耗损与破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酸雨蔓延
E.城市热岛效应

17.根据政策类型分类,环境经济政策包括()。(2.0分))
A.市场创建手段
B.环境税费政策
C.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
D.财政激励手段

18.我国在治理环境和管理资源过程中,依据的环境保护法律包括()。(2.0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环境保护单行法
C.其他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D.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1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在全球面临的困境包括()。(2.0分))
A.全球资源紧缺在国家赶超战略面前的困境
B.“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生存”面前的困境
C.全球意志在国家意志、“类生存”在“国生存”面前的困境
D.人类终极文明在阶段愚昧面前的困境

20.草地资源的作用包括()。(2.0分))



A.净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调节气候
D.防风固沙

三、判断题
1.由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生态环境不安全带来的风险往往是复合型的。(1.0分)

2.“仁、义、礼、智、信”构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1.0分)

3.“智慧的地球”就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的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1.0分)

4.当前,大气、水、土壤是污染治理的三大重点。(1.0分)

5.佛家提倡现世和来世之间的“和谐”、众生之间的“和谐”,这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正确处理自然界生物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1.0分)

6.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身陷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人类点亮了发展道路上的灯塔,生态文明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主题。(1.0分)

7.物联网是指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础上,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1.0分)

8.国土生态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1.0分)

9.2000后,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1.0分)

10.森林破坏带来了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貌,加剧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失调,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破坏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1.0分)



11.未来我国工业园建设的方向是生态工业园。(1.0分)

12.智慧城市是智能化的数字城市,是数字城市功能的一种延伸、拓展和升华,它通过物联网把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无缝连接起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实时感知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智能化服务。(1.0分)

13.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公民自觉参与,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1.0分)

14.生态文明观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哲学和伦理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就是在生态文明新理念指导下全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路线。(1.0分)

15.污染物在人体中长期积累,还有可能引发遗传性病变。(1.0分)

16.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实施污染控制,而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1.0分)

17.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必须遵循生态意识和伦理规范。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才能鉴别出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才能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的持续生存和持续发展。(1.0分)

1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项目实施之前,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项目、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1.0分)

19.生态文明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摆在首位,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变换与信息交换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的再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步的发展。(1.0分)

20.自然保护区是指依法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1.0分)



21.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按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叫做森林碳汇。(1.0分)

22.中华文化是一个信仰自由的文化,可以说是最好的人类社会生态学,这是最早的“社会生态位”选择。(1.0分)

2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1992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1.0分)

24.地热能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1.0分)

25.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要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不仅要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要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1.0分)

2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需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不需要中国的绿色发展。(1.0分)

27.《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0分)

28.国际环境法作为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产物。(1.0分)

29.中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到21世纪末,中国海区海平面将比20世纪高出0.4~0.6米。(1.0分)

3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减少温室气体的具体数量和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0分)



对不起,没有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