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宣在线积分与考试题库(五十七)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18:19:58 法宣在线, 资源共享 3,306 次 0

3301、(单选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 )公布。
A.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3302、(单选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 )依据。
A.法律
B.科学
C.事实
D.理论



3303、(单选题)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 )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A.保障公众生命安全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C.维护市场稳定
D.促进经济发展

3304、(单选题)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 )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A.国务院林业行政部门
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畜牧业行政部门
D.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3305、(单选题)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 )备案。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省政府
D.省人大

3306、(单选题)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该怎么办?( )
A.可以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可以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应当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307、(单选题)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 )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城管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3308、(单选题)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后,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予许可并( )说明理由。
A.口头
B.书面
C.口头或者书面
D.口头和书面

3309、(单选题)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 )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A.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3310、(单选题)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 )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A.科学化
B.正当性
C.信息化
D.合法性



3311、(单选题)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十二个月

3312、(单选题)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明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B.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代号
C.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D.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3313、(单选题)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经(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注册
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314、(单选题)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中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应当报(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注册
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315、(单选题)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316、(单选题)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 )内申请复检。
A.一小时
B.四小时
C.八小时
D.十二小时

3317、(单选题)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经( )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合格。
A.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318、(单选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传染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应当及时通报( )。
A.同级人民政府
B.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同级人大
D.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319、(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指的是( )。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C.工业环境与农业环境
D.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3320、(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321、(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特殊责任原则

3322、(单选题)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由下列哪个部门制定的?( )
A.国务院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家环境监测机构
D.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

3323、(单选题)固体废物污染属于( )。
A.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B.环境要素污染
C.生态资源破坏
D.生活环境污染

3324、(单选题)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3325、(单选题)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326、(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 )备案。
A.各地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3327、(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哪个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
A.各地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32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有权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的部门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329、(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每二年
B.每半年
C.每三个月
D.每年

3330、(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 )的生产和使用。
A.清洁能源
B.可再生资源
C.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
D.新能源



3331、(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 ),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A.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系统
B.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
C.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措施
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3332、(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 )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A.本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333、(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 )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国务院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有关人民政府

3334、(单选题)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的单位是( )。
A.武汉市人民政府
B.东湖人民政府
C.徐古镇人民政府
D.江汉区人民政府

3335、(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制度。
A.重点治理
B.监测预警
C.淘汰
D.防治

3336、(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置工作的部门是( )。
A.当地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
C.有关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3337、(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是( )?
A.乡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村委会

3338、(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
A.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B.按日连续处罚
C.追究其刑事责任
D.按日连续处罚且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3339、(单选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 )。
A.举报
B.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C.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D.制止

3340、(单选题)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 )。
A.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B.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责令其停业、关闭
C.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341、(单选题)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 )应当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A.各地环境保护部门
B.各地人民政府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3342、(单选题)“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本条规定从什么角度对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体予以了约束?(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约束
D.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

3343、(单选题)反间谍工作坚持( )统一领导,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积极防御、依法惩治的原则
A.中央
B.政府
C.党
D.国家

3344、(单选题)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 )的支持,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A.党
B.政府
C.人民
D.国家

334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反间谍工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坚持中央统一领导
B.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
C.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D.只需积极防御即可

3346、(单选题)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是( )。
A.国家反恐怖领导机构
B.国家安全机关
C.公安部
D.国务院

3347、(单选题)根据《反间谍法》规定,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间谍法》目的是为了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
B.我国公安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C.反间谍工作应当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D.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的义务

3348、(单选题)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需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的,需经过( )。
A.批准即可
B.出示相应证件即可
C.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
D.有关机关备案即可

3349、(单选题)根据《反间谍法》,对国家安全机关反间谍工作表述错误的是( )。
A.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
B.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C.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D.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还可以继续查封、扣押

3350、(单选题)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间谍行为的需要,经过( ),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A.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
B.经过出示有关证件
C.经过向上级部门备案
D.经有关部门同意



对不起,没有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